曝光北大博士生抄袭国外论文,学术不端问题终究如何避免?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几年,学术造假事件屡屡见诸于媒体。往远了说,2010年知名企业家唐骏被举报其论文、学历,以及数项发明专利涉嫌造假;同年,学者朱学勤1992年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2013年到今年,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学生王宇澄举报学术抄袭、科研剽窃,相关部门随后介入调查。
近年来,有关学术抄袭、造假、腐败等问题频频见诸报端,且愈演愈烈,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除了社会的影响和作者道德失范等原因,编辑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编辑在抵制学术造假过程中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应该如何抵制这种行为?
个体压力、个体科研素质与科研环境均是学术不端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依据有限道德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个体压力、个体科研素质、科研环境如何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影响学术不端的程度以及旁观者沉默对学术不端程度的影响。基于419 份对中国科研工作者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表明: 科研环境与个体素质对学术不端行为基本没有直接影响,个体压力虽然对学术不端有直接影响,但影响较小; 而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个体压力、个体素质与科研环境对学术不端的间接影响程度比较大; 此外,旁观者沉默对学术不端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研制的“ 学术不端文献检侧系统” 依托强大的数据库, 能将编辑提供的稿件与库中已发表的文章进行快速全文对比, 并给出比对结果。使用“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进行来稿初审, 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判断来稿是否存在抄袭荆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其检测功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影响了该系统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检测结果也不具法律效应。因此, 编辑在审稿时要利用该系统的查重功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照《著作权法》对稿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 正确区分“ 合理引用” 、“侵权” 与“ 抄袭到窃” 。
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抄袭问题,结合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实际,归纳、指出造成本科毕业论文抄袭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管理不完善、本科论文定位不合理、学生学术训练相对匮乏、学术问题监管不够得力、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等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通过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检索比对,从抽检结果看,本科毕业论文抄袭问题的治理效果非常显著,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大幅减少。
“我们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位博士写手,论文质量过硬,交易流程完善。” “我们是一个集代写代发于一体的团队,提供毕业论文、课程论文、职称论文的代发与发表服务。” 打开天涯博客———百合论文网,上述广告用语映入记者眼帘。为了探访其真实性和幕后的秘密,记者按照网页上的联系方式,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在导师笹井芳树自杀身亡后的这些天,小保方晴子再次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界最受关注的人。这位年仅31岁、清秀可爱的日本女科学家此前因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被誉为“超越诺奖”的论文,而轰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界。紧接着,她的成果又受到广泛质疑,她所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自然》杂志都已着手进行调查。
查处理学校人员是否违规、讨论决定学位授予标准、审查老师是否可以评上教授、老师著作是否涉嫌抄袭……根据《北京大学章程》(公开征求意见稿),北大学生将有机会享受这些权利,同时北大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也将有学生代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