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拿来主义”造“论文”成了病毒
目前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最“头疼”的可能是两件事,一是找工作,另外就是毕业论文过关。搜索一下,媒体历年这时候的报道也多会触及这两个话题。
目前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最“头疼”的可能是两件事,一是找工作,另外就是毕业论文过关。搜索一下,媒体历年这时候的报道也多会触及这两个话题。
随着近几年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相继曝光, 防治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不同的群体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从不同群体的角度对高校管理层、研究生导师和广大研究生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中的各自职责进行了分析探讨, 以期对高校的学术不端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对全国三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接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超过一半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和“在没有参与的研究成果上署名”等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最主要原因。相当部分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持宽容态度。科技工作者对学术规范的了解情况堪忧,近四成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很少或者不了解,近一半的人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知识。根据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建议。
市场经济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对非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科技期刊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科技期刊与其他精神产品一样接受市场的检验。编辑出版环节是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的实现途径之一。如何遏制、减少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提高科技期刊生产高水平产品的能力,已成为科技期刊及其经营者的重要任务, 社会给予广泛的关注。科技期刊及其经营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以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作为标准, 抵制各种诱惑,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以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人格力量、渊博的学识水平,担负起抵制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尽职责。
本文通过对SCI、EI 收录河南省三所高校论文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 重点分析了这些期刊的学科分布、影响因子、收录数量等特征; 提出了提高SCI、EI 收录量的具体措施。
论文是高校科研产出的重要形式,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函数对我国高校的科研论文产出进行了定量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校论文成果的因素主要是人才投入的数量和质量, 尤其是高级职称的人才投入状况。根据这样的结论, 提高高校论文产出的工作要和提高学校教师科研能力及调动学校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结合起来, 而相应的科研激励机制的建设, 也要落实到如何系统地改善人员的能力动力状况上来。
将论文发表时滞分为审稿时滞与等待印刷时滞,解释了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时滞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优先数字出版在大幅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方面的功能与意义,统计表明,优先数字出版能将期刊影响因子提高约15%。提出了优先数字出版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文章指出了当今高校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主要原因, 并且从加强管理、搞好论文指导流程控制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研制的“ 学术不端文献检侧系统” 依托强大的数据库, 能将编辑提供的稿件与库中已发表的文章进行快速全文对比, 并给出比对结果。使用“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进行来稿初审, 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判断来稿是否存在抄袭荆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其检测功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影响了该系统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检测结果也不具法律效应。因此, 编辑在审稿时要利用该系统的查重功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照《著作权法》对稿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 正确区分“ 合理引用” 、“侵权” 与“ 抄袭到窃” 。
分析了学术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 指出如学术期刊管理不善, 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反之,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农业工程学报》在防范和处理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证明: 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学术出版活动中, 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在出版环节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出现问题的处理和曝光对违规学者具有很大威慑力。最后提出: 在期刊出版过程中, 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工作极其复杂, 亚待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 学术期刊编辑部及审稿专家要严格审选稿件, 将核查是否存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审稿的重要内容之一; 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规范出版行为; 学术出版界携手并肩, 共同防范和抵制学术期刊出版违规论文, 形成规范的学术出版的大环境, 断绝不端学术论文出版传播的渠道, 为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作出期刊应有的贡献。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提供论文足够信息量的功能, 对于增加期刊的摘引率、扩大影响、促进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众多学者在论文摘要中有待完善的问题, 站在学术论文作者的角度, 去探讨写作高质量学术论文摘要的方法。首先, 介绍了学术论文摘要的分类; 其次, 根据学术论文的特点, 将它们归纳为5种类型( 即研究报告型, 综述型, 论证型, 发现、发明型, 计算型) , 探讨并总结了各种类型论文摘要的写作格式及内容, 给出了相应的示例; 最后, 论述了规范化撰写摘要的要求。
学术不端行为(本文主要指剽窃和一稿多投)一直是困扰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问题,各个期刊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杜绝这种行为,如签订投稿合同、外审前及发稿前的两次相似文献检测(通过关键词等下载相似文献)、缩短审稿周期和发稿周期等,上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但都存在局限性。因此,更为方便快捷、查重率更高的相似文献检测方式备受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如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论文相似性检验”等。由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包罗了各个合作期刊的已经刊出的所有文章,且大多数期刊都使用这些系统进行重复率检测,所以在这些网络平台的检测系统进行文章重复率检测的成功率很高,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现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目前,上述相似文献检测方式已经成为期刊编辑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为例,介绍了其查重方法,分析了在文章重复率检测过程中遇到的3种情况,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