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一湖北省级人大代表被指学术不端:博士论文部分直接“借鉴”

公开履历显示,蔡红英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曾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优秀教师。她还是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公开履历显示,蔡红英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曾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优秀教师。她还是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拥有中国财政学会理事、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学科带头人、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等多个头衔的蔡红英,被公开举报学术不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蔡红英的两篇论文大量引用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篇幅皆在一半以上;她在博士期间发表的专著也与他人已出版的专著在部分章节上存在大量相似;同时,蔡红英的两篇文章还涉嫌一稿多投。

公开履历显示,蔡红英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曾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优秀教师。她还是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值得注意的是,对蔡红英学术不端的举报在201610月就已出现,但截至目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未在任何公开渠道查询到该校对此进行过相关调查,也未见任何处理措施。记者联系到蔡红英本人,她拒绝回应抄袭一事并迅速挂断电话;湖北经济学院相关部门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


两篇论文引用一半以上

湖北经济学院官网显示,蔡红英1995年获原中南财经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拿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她又成为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

在更早的时间点,她已经来到湖北经济学院工作。湖北经济学院官网显示,从1984年至今,蔡红英一直在该校工作,历任基础课部副主任、工商管理系副主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蔡红英2007年与2009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分别被指大量引用。她的《公共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一文,刊登在2007S1期增刊的《财贸经济》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比发现,这篇文章与文末参考文献中出现的陆庆平等人的《美国、加拿大政府资产管理及启示》重合篇幅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蔡红英的这篇论文有些地方甚至“照搬”陆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陆文中7个不同地方,“拼凑”齐了蔡文“加拿大的经验”这一板块的内容。

陆庆平等人的《美国、加拿大政府资产管理及启示》发表在2002年第12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上。按照蔡红英的行文顺序,她的“加拿大的经验”板块内容,分别可在陆文发表的刊物《国有资产管理》的第48页第二段、第49页第六段、第50页倒数第二段、第49页倒数第二段、第51页第三段、第49页倒数第一段、第49页第五段找到“依据”,共计约900字。

在标注参考文献时,蔡红英将陆文的发表时间错写为2003年第12期。

无独有偶。蔡红英在200912期《宏观经济研究》上发表的《日、美、中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百年变迁及启示》也大量“引用”了文末的参考文献,其篇幅达到全文的三分之二。

这些被“参考”的论文包括杨会良、梁巍发表在2006年第2期《日本问题研究》上的《日本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与启示》,迈克尔·英伯2007年发表的《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评析》,以及两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硕士生闫福甜于20065月完成的《战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及启示》,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王微微于20065月发表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与走向研究》。

蔡红英的文章分为日本、美国、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以及借鉴和启示四块内容。在“日本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1000余字的部分,除了“包括校舍、教师工资等”这9个字,其余内容连带表格均可在杨会良、梁巍的文章中找到与原文相差无几的表述。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篇未被蔡红英标注在参考文献中的文章也为她提供了这部分的借鉴——李祥云发表于2004年第2期《教育与经济》上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日本与美国模式》。

此外,蔡文关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和“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两大板块中,有超过二分之一的内容与上述两篇硕士论文内容重合。

蔡红英在“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板块中,甚至直接照搬了王微微硕士论文中的笔误。王微微原文中提到,“国内战争和自然灾害都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紧紧依靠政府拨款很难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结合前文,可以看出此处“紧紧”应为“仅仅”,但在蔡文中,有关叙述仍然是“紧紧依靠政府拨款很难支持义务教育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蔡红英该文为2009年国家社科项目《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09BJY09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湖北地方财政制度创新》(T200808)、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B0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并得到国家经费资助。


博士论文专著部分直接“借鉴”

蔡红英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20073月,她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以该篇论文为基础,蔡红英在学校的资助下,于20079月在北京第一次印刷出版了同名的学术专著。

这本专著也被指存在抄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比对发现,蔡红英《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中的第六章第二节,即第304页至第325页内容,与参考文献中的李萍在2006年主编的《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解》的第一章第一节,即第3页至第17页内容雷同。在该章节中,蔡文与李文相似的篇幅超过三分之二。

蔡文对于李文的处理主要为增减词语。如将李文中“实行‘固定比例包干’办法”后的“办法”两字删去;“对经济体制逐步进行全面改革”改成“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并要求以财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改成“中央要求以财政体制为突破口”。

她还将李文的语序、段序做了改变。蔡红英专著中第318页第二段第二句话,结合了李文中的三个短句。若将李文中的这三个短句按照“123”排序,蔡文则是将其变为“132”的顺序,并排列组合,用分号分隔成一整个长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专著的前言中,蔡红英提到,“论文的写作自始至终是在导师许建国教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的。许老师不仅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还使我懂得了何为学高为师,何为德高为范,何为治学严谨,何为诲人不倦……唯有在未来的岁月中,铭记老师的治学理念,传承老师的学术精神,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灵魂。”

蔡红英的这本专著获得了第五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查询发现,蔡红英的博士生导师许建国系原中南财经大学财政专业毕业,是财政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原中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中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湖北经济学院院长等职务。

两篇文章存在一稿多投

此外,蔡红英的两篇文章还存在一稿多投的问题。她于19996月发表在《湖北农村金融研究》上的论文《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缺陷》,时隔一个月后再次发表在了《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比对发现,前后两篇文章除了改动个别标点符号以及连接词:如“地”“又”“是”,将前文中“地市”改为“地方”,“‘图’钱”改为“‘圈’钱”等,其余文字完全一致。

上述提及涉嫌抄袭的《公共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同样也存在一稿多投。这篇文章在2007S1期增刊的《财贸经济》上发表后,又刊登在2008年第2期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统计发现,蔡红英2007年的论文正文内容约5200字,2008年的正文内容约4300字。相较于2007年的论文,2008年的论文新添了约1100字,删减了约2100字。两篇论文的重合内容约为3100字。

2008年再次发表的论文,注释中标明“本文的研究得到财政部‘公共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相结合机制研究’课题的经费资助”。该文并未标注参考文献。

81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到了蔡红英本人,当记者问及论文被指抄袭的相关问题后,电话被挂断。记者再次拨打湖北经济学院科研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学位论文监督等相关部门的电话,一直未接通。

湖北经济学院2009831日公布的《湖北经济学院学术规范管理规定》,其中第三条指明,从事学术活动不得有下列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等等。

按照这份规定,违反学术活动规范的处理方式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暂停学术活动、直至取消申请科研项目、学术奖励、学位授予、职称评审资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行政处分等。

这份规定还注明了违反学术活动规范的处理程序: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评判机构;学校监察处受理有关违规行为的举报,并与科研处、人事处、当事人所在部门联合开展调查;最后,学校监察处须将调查结果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判,如果对违规性质和程度存有异议,由校学术委员会决定是否聘请有关专家对举报内容作进一步鉴定,最后提出处理建议报学校研究决定。


论文查重:早检测网www.zaojiance.net


相关内容:西安电子科技大大学因论文抄袭撤销雷磊硕士学位

           在职研究生李瑞锋硕士学位论文抄袭属实,撤销原授予学位

                使用知网VIP5.1检测论文该怎样区分引用和抄袭


上一篇:湖南中医药大学-关于试用DDS学位论文系统-基于Turnitin论文检测系统
下一篇:《科技与创新》征稿|重庆高精尖人才为大数据智能化插上翅膀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