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中稿件校对的工作与意义

  • 2017-03-17
  •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 标签: 排版   期刊   

校对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编辑出版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其任务是忠于原稿,提出疑问,消灭差错。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这500余年间,直到现在,出现了“校对”工作。

校对工作的概念与功能

校对是依据原稿复核校样,提出疑问,订正差错,确保出版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序。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认为,校对的功能有2个:“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这是已成为我国出版界的共识。

1、校异同。指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来核对校样。

2、校是非。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的信息、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是提出疑问,提请编辑部门解决。段玉裁在《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中称其为“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必须“通识者为之”。校是非又称作“活校”,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

校对的程序与原则

校对工作可分毛校、一校、二校、三校、清样等5个校次。其中毛校是录入员对照原稿进行核对与改样,这是以往纸样发稿必须进行的一个校次,在电子版发稿的今天,这一校次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校对的基本方法

1、对校法

对校法,又称点校法、摇头法。将原稿方在工作台上左方,校样放在右方。左手指原稿。右手执笔点着校样,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

2、折校法

校对人员将原稿方在工作台上,两手把校样夹在拇指与食指和中指之间,压在原稿上校对。

3、读校法

由2人合作校对。一人朗读原稿,一人看、改校样。读稿人要对每个字、句、标点符号、技术设计要求要一一看清楚。看稿人在校样上发现错误时,令读稿人暂停朗读,待看稿人改正完毕后,再令读稿人继续朗读。

 


上一篇:投稿须知:国家级期刊和核心期刊有何区别?
下一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关于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认定情况的公示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