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之主体部分
1、绪论
绪论亦称序论、引论、引言、导语,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体是提出问题,让读者先了解论文的主体内容和对论文有一个总的认识;可以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动机、意义、背景、方法;也可说明论文在所属领域中所占的地位、议题的范围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还可以对他人已有成果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间要回顾历史、提示论文的主要分论点等。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比较短,绪论少则几十字,最多不超过500字,能起到引出正文的功效就可以了,不必用序号、小标题。绪论写作的要求是提纲挚领、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实事求是。绪论放在关键词下面,空一行。
2、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因而最能展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水平,包括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论点是作者运用抽象思维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对繁杂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加工而成。论点是文章的灵魂,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确切突出。不要先定论点,再找材料验证。论据是用来表现论点的各种材料。论点确立后,就要用论据来论证。论证就是运用例证、引证、类比、对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把论据组织起来说明论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靠论据说明,论据由论点统帅,论点和论据是辩证的统一。
毕业论文的本论要有一些创新点,即观点、材料、论证角度、论证方法等方面有一点自己的东西,有点创造性思维。一般来说,作者的想象越丰富,好奇心越强、对研究问题越感兴趣、看的书越多、积累的材料越丰富、专业水平越高、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国外管理学家提出10种可以启迪创新思维的方法。可供参考:求异法、发现法、尝试法、实际法、求证法、设计法、幻想法、反思法、导思法、观察法。10种方法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运用。
本轮常用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递进式、混合式、总分式,分总式。并列式就是把材料按从属于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的不同性质分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一种结构形式。并列式各个分论点的论述是独立的,关系是并列的。递进式就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对事物发展进行有深入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论证的一种结构形式。混合式是既有并列,又有递进,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纵横交错立体论证的一种结构形式。总分就是先提出论点,再用演绎法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的一种结构形式。分总就是先分别从几个方面论述,再用枚举归纳或科学归纳法概括论点的一种结构形式。总分式和分总式不仅用于本论,也常用于论文。
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都要注意段落、层次、部分之间的过渡、衔接、照应。
3、结论
结论是论文最终的归纳总结,是作者在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出的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从表达的内容来说,它不是正文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认识上更进一步的深化。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前人的有关看法做了哪些否定、修改,做了哪些补充、证实,有何发展;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解决的问题的关键点和方向等。结论应该准确精炼、鲜明完整、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结论写作的常见问题是:没有结论、含糊不清、简单重复、概括不全、内涵偏大等。结论在本轮之后,如果没有明显标志,应空半行排列,以和本论区别。
4、致谢
致谢就是当成果以论文形式完稿时,对在论文写作或研究工作中给予帮助者表示感谢,感谢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协助或指导本论文写作的指导教师;参加讨论或提出过指导意见的人员。对提供材料给予其他方便的人员;论文所采用的数据、图表、照片的提供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员;提供过某种信息,但又非论文的共同作者,且不对论文负责的人员。致谢词语要真诚、简介、恰如其分。致谢词在正文之后。
5、注释
注释是用来说明词术语,引文出处等在正文的其他部分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注释一般放在致谢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6、参考文献【更多关于参考文献,请看《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参考文献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一般是作用引证,有的学者把它归入注释;另一种是作者写作之前亲自阅读过,受其思想、风格等方面的启发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文献。两种区别在于:前者需标出具体页码,后者不需要。
引用参考文献的著录内容和顺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作者、提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著录格式:作者、提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著录格式:作者、提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著录格式:作者、提名【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写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一般置于正文、致谢之后空2行
以上的内容不知道是否已经解决了您的疑惑,如果还需要更多的教程,请访问更多教程...
早检测论文检测
文章出处 : http://www.zaojiance.net/news/news-detail-2013-10-10-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