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构建国内高校学术诚信体系

在分析高校师生学术活动和学术不端检测现状的基础上,以图书馆为文献检测中心,拓宽文献检测范围,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和评价程序,保存学术信用记录,建立学术诚信数据库,在学术制度和学术组织的保障下,构建预防和处罚并重的高校学术诚信体系,并结合高校学术不端检测的现状提出实施建议。

随着高校师生学术活动中各种不端行为的不断涌现,高校学术机构和管理部门正采取措施积极抵制,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塑造正确的学术道德观而不懈努力,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写作规范指导、发现和举报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文献检测等。但这些措施仅仅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科研环节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系统监管机制,甚至没有为建立这种机制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商用学术不端检测工具出现以后,各高校大力加强学术文献检测,研究生申请学位的硕博论文、教师晋升职称的学术论文都需要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以期揭露学术成果中存在的不端行为。学术文献经不端检测后,可揭露大部分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各种抄袭行为,比如拷贝、摘抄、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等,而抄袭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笔者拟以文献检测为核心环节和突破口,完善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构建具有较好可操作性的学术诚信体系。

1 高校师生学术活动分析

无论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或是教学研究型大学,高校师生的学术活动都比较活跃。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申请学位并发表学术论文;教师申报项目、晋升职称、成果报奖等。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学生获得学位、教师科研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高校学术人群、学术活动和学术文献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学术人群看,高校师生可细分为3 类:本科生、研究生、教师。本科生主要参与各门课程学习并完成学士学位论文,较少参与科学研究;研究生主要进行一项专业研究、发表少量学术论文并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培养科研思维,开始对某专业进行深入探讨,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教师主要开展教学活动、适量研究工作、发表较多学术论文、申报适量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

从学术活动看,课程学习和申请学位侧重学习,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科研训练等,以学习为主,较少实质性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其他学术活动的基础;申报项目、成果报奖是在以前学术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晋升职称是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过程,对已有学术成果进行评估。从学术文献看,学术文献是上述各种学术活动的最主要成果之一,师生个人的学术文献质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学术水平,高校师生学术文献质量代表了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因此,师生个人和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术文献的撰写、发表与交流。其中,学术论文是众多学术文献中数量最庞大的一类,申请学位、晋升职称、项目结题、成果报奖都将学术论文列为必备要素之一,学术论文不但涉及多个学术活动环节,而且是最常用的学术文献交流载体。

2 高校学术不端检测现状分析

高校学术不端检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自建库对比检测,即将来源文献与本单位自建文献库进行比较,主要用于学生作业或课程论文检测;另一类是基于商用数据库和商用检测软件进行检测,商用数据库数量大、覆盖面广,检测结果更可靠、检测软件算法先进、智能对比速度快。商用学不端检测软件主要有英文检测和中文检测两类:英文文献检测软件应用较广泛的是Turnitin、SafeAssign、CrossCheck;中文文献检测软件应用较广泛的是万方和CNKI。TurnitIn 擅长原创性检测,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英文文献检测工具,已在126 个国家使用[1];SafeAssign 主要用于检测学生作业中的抄袭行为[2];CrossCheck 发展势头迅猛[3],国际科学出版集团Elsevier、Springer、Wiley- Blackwell、BMJ、Taylor &Francis、牛津出版社均参与其中,《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于2008 年成为中国第一家CrossCheck 会员[4];万方不端检测分为新论文检测和已发表论文检测[5],CNKI 不端检测分为学位论文检测TMLC2、科技期刊检测AMLC2、社科期刊检测SMLC2 等[6]。在笔者撰写的论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与建议》中,对学术不端检测软件的特点、缺陷及使用建议曾进行详细论述,并比较了万方和CNKI 检测存在的差异[7]。

目前高校学术不端检测主要针对3 种情况:①硕博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提交的学位论文,由所在学院或研究生院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文字重复比达标后方可外审并准予答辩。例浙江省高校要求整篇论文和各章节重复比不高于20%视为合格;②教师晋升职称时,将参与评审的学术论文送交图书馆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文字重复比达标的论文准予作为正式材料递交,如浙江省高校要求学术论文重复比不高于30%;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前,到馆对稿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文字重复比过高将进行修改再检测,直到重复比降至自己能接受的范围,然后向编辑部投稿。校编辑部对来稿进行不端检测,相似比太高的论文将直接退稿,相似比符合要求的论文进入正式审稿程序。高校学术不端检测存在的问题:①大部分高校对英文文献暂不检测,主要检测中文文献,而大部分高质量文献均来自英文等外文;②主要针对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对课程论文、项目申报书、研究报告、专著等暂未做检测;③检测标准、送检流程、报告认定等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3 基于文献检测构建学术诚信体系

3.1 学术诚信体系的要求

高校学术诚信体系,一方面应有效防止高校师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应及时揭露各种学术活动中存在的不端行为,并对高校师生的学术诚信给予客观评价,建立诚信数据库以便查询师生的学术诚信情况。因此要求:①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政策从制度上规范学术诚信行为,树立学术诚信意识,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检测、惩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②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相关学术诚信机构,负责学术诚信政策的制定与宣传、行为审查、审判、处罚、教育等;③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罚相结合,事前做好学术诚信教育与预防措施,使师生从思想上鉴别学术不端行为;事后做好处罚与教育措施,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加以处罚,同时辅以针对性教育;④建立学术诚信审核、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逐步搜集整理信用记录,建立师生诚信数据库。

3.2 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的基础

高校师生学术行为产出大量学术文献,而大部分学术不端行为均会体现在学术文献中。根据NicoBeute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主要抄袭形式是拷贝他人学术成果,约占抄袭总数的20%,主要抄袭方式是从电子资源中进行“剪切并粘贴”,约占抄袭总数的68%[8],这两类抄袭行为均可通过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检测出来。而且,高校最近几年加强对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检测,已形成一定的学术不端检测氛围,并帮助师生形成防范抄袭的意识,在此环境下扩大文献检测范围,规范文献鉴定标准和检测程序,有利于以文献检测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学术诚信体系。

根据Fintan Culwin 和Thomas Lancasterc 对高校抄袭问题的研究,利用不端检测软件侦测抄袭行为分为4 个阶段:提交任务、不端检测、人工甄别、调查取证[9]。其中,人工甄别需针对检测报告中的相似点进行辨别,以确认是否真正构成抄袭,比如两篇文章引用同一资源不应构成抄袭;经人工甄别后事实上已构成抄袭的,则记录不端行为和抄袭证据,以备后续处理。该抄袭检测流程人机结合,有利于在规范检测流程基础上建立学术诚信体系。因此,高校学术诚信体系建立在文献检测和规范的检测流程基础上,便于高校开展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发现和处理,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3.3 高校学术诚信体系架构

以学术不端检测和规范化检测流程为基础,加强学术诚信教育以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和评价,保存学术信用记录,建立诚信数据库,在学术制度和学术组织的保障下,构建高校学术诚信体系架构如图2 所示。

学术诚信教育,是学术诚信体系中的基础环节。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将学术诚信理念融入教学课程,或由指导教师以身作则遵守学术道德,将学术守信的正确行为融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活动中,也可以由图书馆开展专题讲座,将如何正确引用文献,如何避免学术失信行为告知师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诚信教育,让师生正确认识学术失信与守信行为和学术失信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预防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发生。递交学术文献,学生完成学业、申请学位,教师晋升职称、申报项目、项目结题、成果报奖等学术活动中产生大量学术文献,包括作业、课程论文、学位论文、学术论文、项目申报书、研究报告等,将这些文献按规定程序提交管理部门或服务部门进行检测。

学术不端检测,现主要由图书馆对教师职称论文进行检测,由所在学院对学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可逐步扩大检测范围,将作业、课程论文、项目申报书、研究报告等纳入检测范畴;可优化检测程序,由教师、所在院系、图书馆、科技处、研究生院等管理部门分别检测相应文献,也可统一委托图书馆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笔者倾向于后者,这样可大大提高检测的专业水平和客观性,真正实现检测程序的规范化。

学术诚信审核,根据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文献的使用目的,由相关管理机构根据不端检测报告,结合相关学术文献进行审核,给出客观公正的审核结果。比如项目申报书、研究报告可由科技处负责审核,晋升职称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可由人事处进行审核,研究生提交的学位论文可由所在学院或研究生院进行审核,课程论文可由任课教师或教务处负责审核,在各种审核活动中,可随时借助学术委员会的帮助,审核学术文献的学术性和诚信行为。学术诚信评价,结合学术诚信审核结果和学术文献原文,给予某位师生学术诚信评价。评价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性评价,分为守信和失信;二是定量评价,可分ABCDE 5级,或者对应5 级标准实现量化,累计学术诚信指数。学术诚信评价结果存入学术诚信数据库备查,入库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学术诚信记录,记录当前学术活动和审核结果;二是记录学术诚信指数,以便随时掌握某位师生的学术信用状况。学术诚信数据库可建立在数字化校园系统中,因为该系统已备存高校每位师生的账号等基本信息。

4 实施建议

因地制宜应用高校学术诚信体系,最大程度预防、遏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充分发挥高校学术诚信监管机制的作用,结合高校学术不端检测和学术诚信管理的现状,提出以下实施建议:①扩大学术文献检测范围。目前主要检测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课程论文、项目申报书、研究报告等文献也应逐步纳入检测范围,并加强对外文文献和专著的检测。②进一步规范文献送检流程。文献检测机构比较分散,图书馆、研究生院、各院系都不同程度开展文献检测,检测工作一般由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兼任,这样存在诸多隐患。图书馆拥有海量文献资源,为全校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建议逐步建立图书馆文献检测中心,接受高校师生和管理部门的委托,全面开展高校文献不端检测服务。③细化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标准。比如:学术论文与作者的学位论文部分重复,学术论文与作者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部分重复,此类情况是否构成抄袭,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明晰。④建立学术诚信档案,量化学术诚信指标。搜集整理学术诚信记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方式简单易处理,但不便于信用评价,定量方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但量化过程比较困难。建议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基础上,逐步采用量化指标,最终全部实现量化评价。


上一篇:探讨学术不端问题的出现来源以及解决之道
下一篇:论文剽窃行为,已成为国内高校的不良风气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