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呈现文学研究短板
1984年,现任汕头大学教授的王富仁,凭借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通过专家答辩,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首位博士。近三十年过去了,这个专业到底“出炉”了多少位博士,他们撰写的博士论文都在关注哪些话题,引发不少人的兴趣。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洪亮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梳理,制作了《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刊发在今年第7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据不完全统计,这张一览表共收录了1763篇现代文学博士论文的题名。在洪亮看来,一个论文选题,自然无法完全代表论文的整体质量和价值,但贯通起来,加以比较,则“可以为考察整个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供一个独特而有效的角度。”
选题重复堪忧,但关键是“旧瓶”要装“新酒”翻阅这张一览表,就会发现有的论文题目似曾相识,频繁露脸。这在对周作人的研究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006年,有篇博士论文题为《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过了5年,同题一字不差的论文再度出现。题目表述略有差别,实际上选题几乎完全相同的例子也有不少。比如,关于周作人翻译的论文,2000年的,叫《周作人文学翻译研究》;2003年的,是《周作人翻译多视角研究》;2007年的,为《周作人的文学翻译研究》。
尽管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多重原因,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不太了解本学科的研究进展,“所以,在选题之前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术动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洪亮分析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洪华认为,论文题目相同、相似或相近,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创新性不足”。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外延和内涵仍有很多值得拓展和挖掘的生长点,不能因为一些话题曾经是讨论的热点,现在或将来便不能“旧事重提”。从事学术研究,关键不是看“题目”是否“旧”,而是要看重“内容”是否“新”。
“只要有新的视域、新的史料和新的话语,‘朝花’也可以‘夕拾’。”李洪华说。整理这份表单,洪亮前后耗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说,这个工作让他弄清楚了哪些领域已经差不多被发掘殆尽,哪些领域还有继续开掘的空间,“另外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想写出新东西,不光要有独特的想法,最好还要有独特的史料发现。”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的着力点不可固化,不能因循守旧。
从这份一览表上还可以发现,鲁迅是一个热点。洪亮的统计是共有126篇论文在选题上直接与鲁迅有关,这意味着大约每14篇论文中就有1篇是研究鲁迅的。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杨红莉观察到,在这126篇论文中,不足20篇是对其作品进行比较纯粹的艺术层面的探讨,如对鲁迅小说叙述艺术、修辞艺术的研究等。其余大量论文则主要是对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进行研究的。
杨红莉说,这表明鲁迅不仅仅是一个文学艺术家,更是一个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艺术观念史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但这一现象似乎也能表明研究者们更习惯于对作家作品的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而对作品的艺术性缺乏足够的关注。
“也就是说,从选题来看,研究者更重视对于现代文学‘思想性’层面的研究,而相对忽视‘艺术性’层面的研究。”杨红莉期待这样的现状能够得到改观。
人才在流失,留下的多醉心于“学术”而淡化了“学问”攻读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一旦通过了论文答辩,自然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与评论的后备力量。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在翻阅这份一览表时发现,当前还在一线进行研究的,比例并不高,“很可能这些博士一毕业,就与专业告别了。”
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就业的压力一直存在,博士生的数量不断膨胀,但高校和研究机构吸纳博士的比例偏少,所以他们不得不放弃研究,另谋出路。
还有一种可能是现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像上世纪80年代,读博士那是真的热爱文学、热爱学术,而今天不少是基于改变环境、改变身份的需要。因此,对今天的博士们来说,当面临选择时,学术被放在第二甚至更靠后的位置。”
对于这份表单,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川鄂的第一印象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论文的选题宏大、视野开阔、注重中外比较,有比较明显的问题意识。相对而言,新世纪以来,选题的学术视野大都局限在学校书本教育层面上,偏小、偏窄、偏碎,考据多于思辨,知识重于思想,不太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现实关怀也比较欠缺。
他认为,这表明现代文学研究的两种思路:一是现实参与型的“学问”,以文学探究社会现实,希望对当时的文学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乃至指导作用,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一是知识积累型的“学术”,把文学现象进行现场还原,不追求明显的现实功用。
“从人文学科特性而言,前者充分发挥了文学之于社会、人生的价值,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思辨之学。后者则延续了学术的自然积累,是一种平面的、静态的考据之学。两种各有特长,互为补充。”刘川鄂说,关键是如今属于学术积累型的选题过多,更多的博士在论文选题上就过于注重“学术”,而淡化了“学问”。
在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教授孟繁华看来,透过近来的一些博士论文选题,可以初步看出,当下的学术研究缺少“苦闷”和“矛盾”,更无“迟疑”和“迷茫”,因为“知识规划”已经为这些“学术新鲜人”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学术本来是一条‘通途’,现在却越来越成为走向个人的学术‘小路’。这种倾向值得深思。”孟繁华总结道。
延伸阅读
根据洪亮的不完全统计,从作家作品看,除鲁迅外,其他受到关注较多的作家还有沈从文(28篇)、周作人(27篇)、胡适(21篇)、梁启超(21篇)、张爱玲(18篇)、老舍(17篇)、王国维(14篇)、林语堂(11篇)、茅盾(11篇)、郭沫若(10篇)。从时间段来看,“五四”时期是个热点,共有81篇论文与此有关。另外,有40余篇论文对抗战时期的文学给予重点关注。
对于地域的文学现象,最突出的是上海,共有38篇。其他比较突出的还有台港澳(28篇)和东北(15篇)。
对西方理论与方法的痴迷也是博士论文的一个热点。比如“现代性”一词,在论文题名中出现了70多次。杨红莉认为,这既说明了西方文论对中国的影响,也表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亟待进一步实现现代化转换,中国的研究者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传统理论,从而发掘其对于现代文学的有效性。